五月吧论坛[ 十字坡文集区 ][瞻彼淇奥] → 【薰字集】-无题

  共有18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【薰字集】-无题
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  1楼 四褂高级  1656帖  2015-5-9 19:54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你若盛开 点击进入抢亲页面 点击进入小小金库薰之锦囊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267-5 届 耗子阿姨呢 龙猫 上学啦 挠妙妙 玩泥巴 不上学
【薰字集】-无题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6-1-18 16:21:00 [只看该作者]

 

  来人,续茶。”
  
  “是,老爷。”下人轻手轻脚走上前,给秦之通的翠玉盅里重新续满滚热的茶汤。秦之通端起茶盅,轻轻拨弄薄如蝉翼的玉盅盖,却并不喝下去,只是看着袅袅升腾的雾气,若有所思。
  
  此刻,秦之通正因为女儿的事情犯愁。秦之通心里苦笑,自己这堂堂毫州知府,素以处事果决著称,在堂上不论遇到大案子还是小案子,都能给断得明明白白。可碰上自家这点小事,却着实犯难了。
  
  秦之通的女儿秦慕阳,年方十七。可说是女中翘楚,人中龙凤。除了饱读诗书,更通读医书,从小就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仁心,对药理和药草的认知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。是以在白衣津院明慧大师悉心指点之后,小小年纪便医术了得。
  
  好象才一眨眼功夫,昨天那个摇头晃背人之初性本善的小丫头,今天已然出落成端庄美丽的大家闺秀了。女儿的成工,令秦之通感慨时光的流逝。
  
  自己在一天天的老去,可是窗外那棵香樟树却一天天长大了。记得当年种下的时候还是一株小树苗,现在已经高出院墙一大截了。这棵樟树是在慕阳出生那年栽下的,当地的说法是如果生女儿就要在后院栽种一棵香樟树。要是看到谁家院子里的香樟树,长高到探出院墙的时候,就说明这家的姑娘到了婚配的年龄,也就是该媒婆上门的时候了。这不,堪堪开春,上秦府说媒、提亲的人就已经络绎不绝。
  
  对于自己的大女儿,秦之通十分疼爱。其中一个原因是慕阳十岁那年,娘亲就过世了。小小年纪没了娘亲,在情感上多少有些缺失。再则,后面进门的二娘,三娘,四娘,个个都生了自己的儿子,再没有心力照顾慕阳的。秦之通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观念,他这个作父亲的,反而对女儿慕阳倾注了更多的关爱。
  
  而小慕阳也一直都很争气,从小独立而有主见。
  
  眼看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对于婚姻,慕阳是有憧憬的。眼看着上门提亲的人越来越多,慕阳央求父亲替自己细细甄选。秦之通对于女儿的要求,从来有求必应。同时他也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归宿,自己才能安心送嫁。因为女儿的缘故,秦之通放下了知府的架子,以一个慈父的身份,接见每一位上门提亲的人。
  
  在众多应征的人当中,有二个年轻后生让秦之通眼前一亮。这二人分别是城北山西药王家的王垢,以及城南董家大院的董继先。这二人均出自大户人家,他们所在家族亦是晋商之中数一数二的大牌面。秦之通身为知府,自有他现实的一面,**结合,当是最理想的结合。
  
  更巧的是两家同是做药材生意的,王家的‘广世号’,董家的‘全兴号’,在徽州城都是名声响当当的大药材铺。
  
  其中的王垢,少时也曾师从白衣津院的慧明和尚学习医术,说起来算是和秦慕阳有过几面之缘。就是这几面之缘,在王垢心里埋下了秦慕阳清丽脱俗的模样和谈吐,早已深深烙在了王垢的心里。当得知终于可以上门提亲的一刹那,王垢欣喜若狂。他将这番心事说于大哥王壁,希望大哥和嫂子说说,去秦府替自己提亲。王壁何许人,人称‘山西药王’是也,还是晋商会会长,何等精明的一个人。在他看来,如果三弟能和知府的女儿结成亲,那自己和知府就是亲家了,以后王家的商路会更宽更广。有这个心思在里面,王壁当然乐见其成。于是这日,王壁的夫人刘洛英便领着三弟王垢,又特地选了几件稀罕的礼物带上,一起向秦府的方向去了。
  
  秦之通对于山西药王王壁早有耳闻,闻知其夫人带着王垢上门提亲来了,便于大厅迎侯,并热情招呼茶水坐下。刘洛英生就一副豪爽性格,落坐之后便开门见山,将三弟王垢夸得是天上有,地上无,比如王垢如何聪明如何能干,十五岁从盘货做起做到今时今日王家的财务总管,着实比同年龄的年轻人出色许多。之后又说起王垢同慕阳在白衣津院学习医术的事,直说二人有缘,这桩亲事竟象是老天注定一般。
  
  秦之通听了也不住点头,同时用眼睛观察旁边正襟危坐的王垢。王垢有些拘谨,模样虽称不上俊秀,但也算长得忠厚老实,看着不善言辞到显得人更踏实。加上他又是王壁的三弟,这所有筹码加起来,足以笑傲他人。秦之通如此想着,便在心里对王垢有了十二分的认可。
  
  秦之通到底是长年混迹**的人,他并不着急回复二人,只说需征得女儿同意,方能给他们答复。
  
  王垢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。他已从秦之通的表情看出来,这个秦知府,不,未来的岳父,对自己还是相当满意的。他心中暗喜,这次提亲应是是八九不离十了。
  
  送走刘洛英一行,秦之通喊出大庭后面的女儿慕阳,询问她的想法。秦慕阳却不置可否,不说好,也不说不好。秦之通待要再追问女儿的意思,却听到下人禀报,董家大院的董大少爷,董继先上门提亲来了。
  
  秦之通心说这年代还有自己一个人上门提亲的人吗。他到想看看这个董家的年轻才俊,是一番如何模样。便让女儿继续回到大庭后面,自己先来会一会这个董继先。
  
  董继先是董家的独子,三年前从国外游学归来,就接管了‘全兴号’,将药材铺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,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先锋思想和意识。所以他觉得不需要父母替自己张罗婚事,自己喜欢谁,主动追求就是了。对于秦慕阳,他慕名已久。一个女子识文断字没什么稀奇,会些寻常医术也没什么稀奇,稀罕的是,这位女子同时还有一颗济世的心,有一份仁爱的大情怀,只这一点,就是值得他去爱慕的。
  
  所以他听到消息后,甚至没有和父母商量,就一个人上秦府来提亲了。
  
  一番寒暄之后,秦之通让董继天自己发挥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。从董继先的一番言行,他发现董继先的见识和口才确实非同一般。这个年轻人有思想,有抱负。更可贵的是他还有足够的勇气展现自己。秦之通感慨,果然江山代有才人出,怪不得董家二老这么放心将全兴号交到儿子手里。
  
  “伯父,最后我还有一个不请之请。”
  
  “世侄,你但说无妨。”
  
  “原本姻缘之事是两个人的事,所以,我想请您女儿慕阳出来见上一面。”
  
  “这……”秦之通流露出为难之色。心说这年轻人也忒大胆了些。
  
  “父亲大人,您喊我出来有什么事吗?”一个清脆而又温柔的声音响起。秦慕阳面带微笑,从大厅后面走了出来。她一直在后面听着,她的一颗心也被董继向的慷慨话语所打动,这会儿听到董继先想见自己,确是正合自己的心意,于是耍了个机灵,以父亲喊自己做为借口现身人前。
  
  董继先将目光投向亭亭玉立的秦慕阳,秦慕阳也勇敢地将目光迎了上去。四目相对,竟是一般惺惺相惜的神情。三人重新落坐,董继先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,内心早已是波澜起伏。这位秦姑娘果然名不虚传——整个人如清水芙蓉,且谈吐不俗。言行举止也不见有拘泥羞涩。两个年轻人似乎十分投契,从诗词聊到药材,又从药材聊到时政,在很多方面的见解都是惊人的一致。
  
  秦之通眼见二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,又是好笑又有些愠怒,便假装咳了一声。
  
  董继先立时醒悟,知道自已失礼了,便转向董之通:“知府大人,在下失礼了,实在是您的女儿,这位慕阳姑娘太过优秀,令在下情不自禁。”
  
  董断先告辞的时候,只说回去静侯佳音。等接到秦家正式答复之后,便偕同父母一起上门订亲。看着志在必得的董继先,秦之通笑而不语。心说王家那边还有一个王垢等着呢。
  
  毫州城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了,说是王家和董家都争着要和知府攀亲事。传到最后的话本,竟是二家争得快要打起来,就差摆擂台了。
  
  秦之通问女儿的意见,慕阳想了好半天才答:“我和王垢虽有过几面之缘,但总觉这人心思太重,让人看不透。到是那个董继先,言行举止看着更磊落些,是个有担当的人。
  
  见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,秦之通却犯起来了愁。对于女儿的选择,他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,也绝对尊重女儿的选择。只是他自己随后该如何回复这两家人,让他很伤脑筋。因为最后,不论自己选择和哪一家结亲,都会得罪另一家。虽然自己的身份贵为知府,却也犯不上去得罪晋商大户。特别是如何回复王壁的三弟王垢,让他感到很头疼。如何才能既不失礼数,又不伤王家的面子,同时以后还不会失和气。这着实需要费一番心思。
  
  翠玉盅里的茶,热了又凉,凉了又热,被下人换过好几回了。秦之通却仍然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。
  
  

 

 

 

 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-1-18 16:42:04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